一站式知识产权保护平台
科技创新是建设创新之城、现代化食品名城、幸福之城的内核引领。2021年,漯河市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扣产业发展布局,狠抓投入、培育主体、搭建平台、转化成果,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外引内扩,研发投入大幅攀升。充分利用各项科技奖励政策,发放2020年度高新技术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奖励资金1640万元。启动开展市级重大科技专项申报工作,第一批立项12项,其中“揭榜挂帅”项目4个,拨付项目启动资金600万元,重点支持倍增企业创新发展。发放科技创新券2964.62万元,支持41家企事业单位开展45项技术攻关。大力推行“科技贷”,分别与中国银行漯河分行、邮储银行漯河分行、郑州银行漯河分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帮助企业争取贷款8800万元,是2020年的近4倍。共争取省级及以上科技创新专项资金1892万元,高于2020年同期。全社会研发投入达27.5亿元,较2020年增长53.4%,研发投入强度预计达1.6%,较2020年提高0.47个百分点,研发经费和投入强度实现双提升。
培育主体,打造创新型企业。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和提质工程、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先后建设河南省食品加工中试基地、河南省肉品技术创新中心,市厅共建的河南省生育力保护和优生重点实验室、河南省中药制剂与加工中医药重点实验室获省科技厅批准,以漯河市人民政府、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为牵头单位,启动河南省食品实验室筹建工作。新培育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4个。目前,漯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54.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以漯河食品职业学院为依托,携手江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5家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平平食品、三剑客等10家食品创新企业,建设漯河市食品产业公共研发平台(漯河市食品研究院)。建设了涵盖120余家企业的漯河市高新技术后备企业库。组建了一支由10名政策辅导员和30名政策宣传员组成的创新型企业培育服务队伍。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已达224家,超额完成省定200家的目标。新培育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
搭建平台,增强创新内生动力。与中国科学院河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江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分别签订了《共建江南大学食品学科实习实践漯河基地协议》《共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实习实践漯河基地协议》。漯河市食品产业公共研发平台与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朱蓓薇院士团队签订合作协议,共建院士专家工作室。市农科院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签订技术合作协议,每年该学院1~2名教授到市农科院担任首席专家。先后邀请清华大学4名博士生和江南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组成的12人暑期实践团到漯河市企业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累计为企业培训人员300人次,解决技术难题6个。
转化成果,赋能高质量发展。加强“三大公共研发平台”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完善漯河市食品产业技术市场服务功能,建设40个专家团队入驻的人才资源库、126个企业159项技术需求进入的技术难题库、632项成熟技术的技术成果库。举办“2021年高校科技成果(漯河)发布会”,发布江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最新科技成果86项。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和第二届中国·河南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促成河南颍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河南恒瑞淀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等签订6个成果转化协议,总金额达1930万元。2021年,漯河市技术合同成交额5.7亿元,超额完成省定4亿元目标任务,较2020年增长751%。
文章来源:漯河市人民政府
电话预约在线咨询
电话预约在线咨询
电话预约在线咨询
电话预约在线咨询